鼓吹曲辞 将进酒

《鼓吹曲辞 将进酒》

作者:唐•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酤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鉴赏

这首《将进酒》是李白豪放诗风的巅峰之作,以酒为引,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时光、才华的深刻哲思。以下从多角度解析其艺术魅力:


主题分析

全诗以人生短暂及时行乐为核心,交织着怀才不遇的愤懑豁达自信的豪情。开篇以黄河奔涌、青丝成雪比喻时光飞逝("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奠定悲凉底色;转而高唱"人生得意须尽欢",以狂饮对抗虚无;结尾"与尔同销万古愁"更将个人之愁升华为永恒的宇宙之悲。


语言与修辞精妙

  1. 夸张与比喻
    • "黄河之水天上来":以银河倾泻之景强化自然伟力,反衬生命渺小。
    • "会须一饮三百杯":用数字夸张展现豪情,呼应"古来圣贤皆寂寞"的孤傲。
  2. 对比与对仗
    • "朝如青丝暮成雪":朝暮之间极言衰老之速,形成强烈视觉冲击。
    •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物质富贵与精神自由的对立,凸显诗人价值观。
  3. 呼告与对话
    •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现场感十足,宛如一场酣畅淋漓的酒宴实录。

历史与作者背景

写于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后。政治理想破灭的愤懑("天生我材必有用"暗含不甘)、对现实的失望("古来圣贤皆寂寞"影射自身)、以及借曹植"陈王宴平乐"自比才高遭忌,均在酒兴狂欢中喷薄而出。


意境与美学

  • 悲壮与豪迈交融:黄河、白发、万古愁的苍凉,与金樽对月、烹羊宰牛的炽烈交织,形成巨大张力。
  • 酒神精神的狂欢:以醉态消解现实痛苦("但愿长醉不复醒"),在放浪形骸中追求精神自由,彰显盛唐独有的生命气度。

同类诗歌推荐

  1. 李白《行路难》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同写理想受阻,但更显苦闷。
  2. 李贺《将进酒》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辞藻秾丽却暗藏颓唐,可与李白乐观豪迈对比。
  3. 曹操《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同是酒宴抒怀,更重天下抱负。

教学点睛

  • 重点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自信宣言中藏着对现实的嘲讽;"与尔同销万古愁"——"愁"字点破全诗内核。
  • 诵读建议:前六句沉郁顿挫,中段"岑夫子"起加快节奏,结尾"五花马"三句需铿锵有力,方显跌宕情感。

此诗如黄河奔涌不可阻挡,在醉与醒之间,李白以诗为剑,劈开了盛世表象下的个体困境,最终以豪语完成对悲剧命运的超越。其生命力千年未歇,正因人人皆见"黄河之水",人人皆有"万古愁"。

鉴赏内容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成语推荐
开口见心
开口见心
kāi kǒu jiàn xīn

说话直爽,没有隐曲。

鸣凤朝阳
鸣凤朝阳
míng fèng zhāo yáng

正直敢言的贤士。比喻贤臣遇明君。

划地为牢
划地为牢
huá dì wéi láo

相传上古时,于地上画圈,令犯罪者立圈中,以示惩罚。后用以指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放纵不拘
放纵不拘
fàng zòng bù jū

指恣意行事,不受约束。同“放纵不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