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作者:唐• 钱起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迳,昨与故人期。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起写给友人杨补阙的山水邀约诗,通过对书斋周边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清幽雅致的隐逸意境。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鉴赏:


1. 主题分析:隐逸之趣与诚挚邀约

全诗以“书斋”为中心,通过六组自然意象(泉壑、云霞、新竹、夕山、闲鹭、秋花),勾勒出远离尘嚣的山居图景。尾联“家童扫萝迳,昨与故人期”含蓄点题——这般美景皆为故人准备,暗含对友人到访的期待。


2. 语言与修辞亮点

  • 动静相生
    “泉壑带茅茨”(流动的溪泉环绕茅屋)与“闲鹭栖常早”(白鹭静栖)形成对比
  • 拟人化情感
    “竹怜新雨后”的“怜”字,赋予翠竹怜爱雨后清露的灵性;“山爱夕阳时”的“爱”字,让山峦有了欣赏夕照的闲情。
  • 时空张力
    “秋花落更迟”既写山间温暖花期延长,又暗含时光在此放缓的意境。

3. 意境营造:清幽中的生命力

诗人选取的意象极具层次感:

  1. 近景:带露的青竹(触觉清新)
  2. 中景:披霞的山峦(视觉温暖)
  3. 远景:云霞缭绕薜荔帷帐(空间延伸)
  4. 细节:白鹭早栖、秋花迟落(以生物习性写环境静谧)

    效果:构建出一个既生机盎然又远离尘俗的“桃源”,为邀约友人埋下情感伏笔。


4. 历史背景与诗人意图

钱起时任蓝田县尉,常居终南山谷口。杨补阙为朝中谏官,诗人通过描绘书斋的清雅,既表达自己的隐逸志趣,更以“分享美景”的方式向友人发出含蓄邀请:愿你也暂离政务,共赏这份山野之乐。尾联家童扫径的细节,尤显情谊真挚。


5. 同类诗推荐

若喜此类“以景邀友”的山水诗,可对比阅读:

  •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倘能从我游乎?”
  • 白居易《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差异:王维重禅境,白居易显日常,钱起则更注重景物本身的诗意经营。


总结:景语皆情语

全诗无一字直抒思念,却通过“新雨洗竹”“夕阳染山”“鹭栖花迟”等细腻画面,将期待故人造访的心情融入自然。最妙在尾句——路径已扫,静待君至,千年前的山居情谊至今读来仍余韵悠长。

鉴赏内容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成语推荐
天昏地暗
天昏地暗
tiān hūn dì àn

昏:天黑。天地昏黑无光。形容刮大风时漫天沙土的景象。也比喻政治腐败,社会黑暗。

八字没见一撇
八字没见一撇
bā zì méi jiàn yī piě

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鸣珂锵玉
鸣珂锵玉
míng kē qiāng yù

玉珂鸣响,佩玉铿锵。比喻显贵。

思贤如渴
思贤如渴
sī xián rú kě

如渴:如口渴思饮那般,形容迫切。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