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仆射塞下曲 一

《和张仆射塞下曲 一》

作者:唐• 卢纶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鉴赏

这首卢纶的边塞诗以铿锵笔墨描绘军营威严场景,我将从四个维度为您解析:


一、主题分析:军威凛凛的壮美画卷

此诗聚焦边塞军旅主题,展现将军号令千军的威严与军队的整肃气势。前两句写仪仗(箭羽装饰“鹫翎”、帅旗“蝥弧”),后两句写将军发令时全军齐呼的震撼场景,如电影镜头由静转动,突显盛唐边军的雄壮气魄。


二、语言与修辞的精妙运用

  1. 意象对仗显威仪
    “鹫翎金仆姑”(鹰羽装饰的箭)对“燕尾绣蝥弧”(燕尾状刺绣帅旗),借珍禽符号暗示将领身份尊贵。
    “鹫”为猛禽,“燕尾”喻旗帜形态,视觉冲击强烈。

  2. 动词的爆发力
    “独立扬新令”——“扬”字如雕塑凝固将领威严;
    “千营共一呼”——“共一呼”三字如惊雷炸响,万人同声的声浪扑面而来。


三、历史背景与创作契机

  • 时代脉络:中唐时期边患频发,此类诗作呼应社会对强军的期待。
  • 卢纶的特殊视角:作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他虽未亲历战场,却通过《塞下曲》组诗(共六首)塑造经典军人形象,本诗为首篇“立威”之作。

四、意境与美学价值

  • 动静相生的张力:静态仪仗(金箭绣旗)→动态发令(扬臂高呼),形成蓄势待发的节奏感。
  • 以小见大的气魄:仅20字浓缩军营全景,“千营共一呼”以夸张手法放大集体意志,令人如闻山呼海啸之声。

延展建议(技能5):

  1. 对比阅读
    组诗其二“林暗草惊风”侧重个体勇武(李广射虎),与本诗集体场面形成互补。
  2. 同类推荐
    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看战争紧迫感;岑参《走马川行》感受风沙中的行军奇景。

关键启示:读此诗可闭目联想——先见金光闪耀的箭羽帅旗肃立,忽听一声号令如山崩,千万战士吼声震天!这便是唐诗用文字铸造青铜群像的力量。

鉴赏内容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成语推荐
开口见心
开口见心
kāi kǒu jiàn xīn

说话直爽,没有隐曲。

鸣凤朝阳
鸣凤朝阳
míng fèng zhāo yáng

正直敢言的贤士。比喻贤臣遇明君。

划地为牢
划地为牢
huá dì wéi láo

相传上古时,于地上画圈,令犯罪者立圈中,以示惩罚。后用以指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放纵不拘
放纵不拘
fàng zòng bù jū

指恣意行事,不受约束。同“放纵不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