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仆射塞下曲 三

《和张仆射塞下曲 三》

作者:唐• 卢纶

月黑鴈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鉴赏

这首《塞下曲》是卢纶边塞诗的代表作,短短20字便勾勒出惊心动魄的追击场景。让我们逐句品味它的魅力:


一、主题分析
典型的边塞军旅诗,聚焦夜间追击战的紧张瞬间。全诗通过"遁逃"与"追逐"的动态对比,展现唐军将士的英勇与边塞环境的严酷。

二、语言与修辞精妙

  1. "月黑雁飞高"
    • 以视觉(无光)与听觉(雁鸣)渲染诡秘氛围,"高"字暗示雁群受惊,侧面烘托敌军潜逃的动静。
  2. "单于夜遁逃"
    • "遁逃"一词点破敌军溃败的狼狈,与标题"塞下曲"(唐军视角)形成戏剧性反差。
  3. "欲将轻骑逐"
    • "欲"字最关键!它定格在出击前的蓄力瞬间,比直接写追击更显张力,引发读者想象。
  4. "大雪满弓刀"
    • 堪称史诗级特写镜头
      ✦ "满"字既写暴雪覆刃的实景,又暗喻杀意凛冽;
      ✦ "弓刀"借代武装士兵,凸显战场特征武器;
      ✦ 严寒与战意碰撞,迸发悲壮美感。

三、历史与作者背景

  • 中唐时期边患频发,此类诗歌提振民族士气。
  • 卢纶虽未亲历战场,但作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善用精炼笔法捕捉典型场景。此诗证明:真实感源于细节的精准提炼

四、意境与美学
全诗营造动静交织的震撼意境

  • 前两句写敌动(遁逃)我静(蛰伏),
  • 后两句写我动(出击)景静(大雪凝固的画面)。
    结尾"大雪满弓刀"如电影定格,将肃杀寒气与将士豪情永久镌刻在读者心中,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五、延展推荐
✅ 对比阅读同组诗其四:"野幕蔽琼筵...雷鼓动山川"——感受卢纶笔下庆功宴的热烈,与此诗的冷峻形成完整战争画卷。
✅ 类比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同写边塞追击,但以漫天风沙取代暴雪,可见唐代边塞诗中的"极端天气意象" 是重要传统。

💡 教学提示
鉴赏时可引导学生关注诗人如何用"五感"营造氛围(此诗视觉的"黑"与触觉的"雪"尤为突出),并体会"蓄势待发"的瞬间为何比直接描写战斗更具艺术张力——这正是唐诗"留白"智慧的典范。

鉴赏内容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成语推荐
一得之愚
一得之愚
yī dé zhī yú

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

一刀切
一刀切
yī dāo qiē

比喻用划一的办法处理情况或性质不同的事物。

蹈刃不旋
蹈刃不旋
dǎo rèn bù xuán

蹈:踩;刃:刀刃;旋:回旋。面临危险而不返回。

开疆拓宇
开疆拓宇
kāi jiāng tuò yǔ

开拓疆域,扩展领土。同“开疆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