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

《落花》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遰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笔触描绘暮春落花景象,寄托了李商隐对美好逝去的深切感伤。以下从四个维度进行鉴赏:


一、结构与意象赏析

  1. 动静对照
    ▶ 首联“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以人去楼空的静寂(高阁客去)反衬落花纷飞的动感(花乱飞),奠定孤寂基调。
    “乱飞”二字 既写花瓣无序飘散之态,又暗喻诗人纷乱心绪。

  2. 时空纵深
    ▶ 颔联“参差连曲陌,迢遰送斜晖”:

    • “参差”写落花错落铺满小径的空间延展
    • “迢遰”写落花在斜阳中飘向远方的时间流逝
      ▶ 夕阳与落花的双重消逝意象,强化了韶光难留的悲凉。

二、情感内核与修辞精妙

  1. 移情于物
    ▶ 颈联“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 “肠断” 将诗人悲痛移情于落花,不忍清扫实为不忍面对春逝。
    • “眼穿” 以夸张手法写盼春归的执念,凸显徒劳的守望。
  2. 双关咏怀
    ▶ 尾联“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 “芳心” 既指花蕊倾尽生命绽放,也喻诗人对理想的赤诚。
    • “沾衣” 既是花瓣零落衣襟,亦是诗人泪洒衣衫,物我合一升华至生命共感。

三、历史与个人投射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商隐卷入“牛李党争”后,抱负难展的失意时期。
  • 隐喻解读
    ▶ “客去”暗指知交疏离、政治冷遇
    ▶ “芳心尽”喻指才志空付,如落花般被时代洪流裹挟
    ▶ 尾句“沾衣”的湿冷感,正是诗人对命运无常的切肤之痛。

四、美学意境推荐延伸

  1. 同主题对比
    ▶ 对比杜甫《曲江》“一片花飞减却春”的直白慨叹,李商隐更重物我交融的幽微心绪
  2. 情感进阶建议
    ▶ 重点品味“芳心向春尽”:看似柔婉,实含孤绝的生命意志——纵然凋零仍向春而尽,悲壮感油然而生。

鉴赏小结:全诗以落花为镜,照见人生困局中的坚守与幻灭。李商隐将政治失意、理想沉浮融入暮春残景,成就了“以微小物象承载浩瀚哀愁”的晚唐美学典范。

鉴赏内容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成语推荐
怀恨在心
怀恨在心
huái hèn zài xīn

把怨恨藏在心里。形容对人记下仇恨,以伺机报复。

干巴利落
干巴利落
gān bā lì luò

指干脆;爽快。

柔肠百转
柔肠百转
róu cháng bǎi zhuǎn

形容情思缠绵,翻腾不已。

眠花卧柳
眠花卧柳
mián huā wò liǔ

比喻狎妓。同“眠花宿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