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调词三首 一

《清平调词三首 一》

作者:唐•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鉴赏

我们来一起细细品味李白这首描绘绝世美人的经典之作《清平调词三首·其一》。

诗歌原文: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主题分析: 这首诗的核心主题是赞颂绝世之美。它并非泛泛咏叹,而是宫廷应制诗,是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赏牡丹时,命李白所作,专门用来赞美杨贵妃的倾国倾城之貌。主题聚焦于对人间至美超凡脱俗、宛若天仙的极致描绘

语言与修辞:

  1. 奇妙的联想与比喻(通感):

    • “云想衣裳花想容”:这是千古名句!李白没用“像”,而是用“想”字,手法极其精妙。
      • 云想衣裳:看到天上绚烂的云霞,就让人联想到(或云霞自己仿佛在构想)贵妃那华美飘逸的衣裳。
      • 花想容:看到园中娇艳的牡丹花,就让人联想到(或花朵自己仿佛在构想)贵妃那绝世的容颜。
      • 效果:这打破了常规的比喻(衣裳如云,容颜似花),而是让自然界的瑰丽景物(云、花)主动去“想”(向往、比拟)美人的衣饰和容貌。不仅用云、花之美来衬托贵妃,更赋予了云和花以人的思维情感,显得新奇灵动,将贵妃之美提升到连自然界最美之物都为之倾倒、自愧不如的境界。
  2. 寓静于动,以景衬人:

    • “春风拂槛露华浓”:这句表面写牡丹花的丰姿。
      • 春风拂槛:温暖的春风轻轻拂过精美的栏杆(暗示地点在华美的宫殿园林)。
      • 露华浓:花朵上凝聚着晶莹饱满的露珠,显得分外娇艳欲滴(“浓”字极写露水充盈欲滴之态,也暗喻贵妃承恩受宠,容光焕发)。
      • 效果:不直接写人,而是通过春风轻拂、带露牡丹的娇艳欲滴,来烘托出贵妃在春风恩泽(帝王宠爱)下,那如同带露牡丹般娇艳、高贵、滋润动人的风韵。景即是人,人景交融。
  3. 仙界意象的极致烘托:

    •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 群玉山:传说中西王母居住的仙山。
      •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华美楼台。
      • 若非...会向...:这是一种极其委婉而肯定的判断句式。意思是:这样绝世的美人,如果不是在群玉山头(仙境)才能见到,那就一定是在瑶台的月光下相逢(仙境)。换句话说,人间根本不该有,只应天上寻!
      • 效果:诗人将贵妃之美直接置于最高的仙界标准之上,认为她的美超越了凡尘,只有仙界圣地才配得上她的存在。这比任何直接的赞美都更有力量,将贵妃的美推向了神话般的极致高度。

历史背景与作者生平:

  • 背景:此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约公元743年),李白供奉翰林时。玄宗与杨贵妃在兴庆宫沉香亭赏牡丹,觉得“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于是召李白写新词助兴(传说李白醉写,有“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之说,虽未必实,但可见其创作背景)。
  • 李白生平:此时的李白正处于人生的“高光”时刻,被皇帝赏识,得以接近权力核心。他天才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情怀,在这种宫廷应制的场合下,以一种近乎谪仙的视角,将眼前的宫廷美人提升到了神话境界,既满足了帝王的要求,又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艺术个性,将应制诗写得超凡脱俗。

意境与美学鉴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极致的、飘渺的、仙气盎然的美学意境

  1. 瑰丽想象:云霞、鲜花、春风、玉露、仙山、琼台、明月...一系列最华美、最圣洁的自然与仙界意象纷至沓来。
  2. 虚实相生:由眼前实景(云、花、春风、带露牡丹)引发联想,最终指向虚无缥缈的仙界(群玉山、瑶台),将现实之美升华到不可触及的仙境。
  3. 含蓄赞誉:全诗没有一句直接描写贵妃的五官身段,却通过极致的烘托、联想和仙界比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的震撼之美。这种美是朦胧的、整体的、充满想象空间的,达到了“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
  4. 雍容华贵:无论是“云想衣裳”的飘逸华美,还是“春风拂槛”的皇家气象,或是“群玉山”“瑶台”的仙界尊贵,都透露出一种符合宫廷氛围的、无比高贵典雅的气息。

总结: 李白的《清平调·其一》以天才的想象力和浪漫笔触,将人间美人杨贵妃比作仙界绝色。诗中巧妙运用“想”字引发奇妙联想,以云霞喻衣、鲜花喻容,再以春风玉露衬托其神采,最终通过“群玉山”、“瑶台”两大仙境意象,将贵妃之美推至凡尘所无、唯天界可觅的极致高度。整首诗瑰丽飘逸,意境超脱,虽为应制之作,却成为盛唐浪漫主义诗歌中赞美女性之美的巅峰绝唱,充分展现了李白“谪仙人”的非凡气度和绝世才华。

小贴士: 要真正感受李白此诗的妙处,建议将《清平调词三首》作为一个整体来读,后两首(一枝红艳露凝香 / 名花倾国两相欢)从不同角度延续和深化了这绝世之美的描绘。

鉴赏内容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成语推荐
一得之愚
一得之愚
yī dé zhī yú

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

一刀切
一刀切
yī dāo qiē

比喻用划一的办法处理情况或性质不同的事物。

蹈刃不旋
蹈刃不旋
dǎo rèn bù xuán

蹈:踩;刃:刀刃;旋:回旋。面临危险而不返回。

开疆拓宇
开疆拓宇
kāi jiāng tuò yǔ

开拓疆域,扩展领土。同“开疆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