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作者: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鉴赏

这首《山居秋暝》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以清新笔触描绘秋日山居的幽静与生机,传递超脱尘世的心境。以下从多角度为您解析:


主题分析

全诗紧扣“山居之乐”,展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前六句写景:秋雨初霁、明月清泉、浣女渔舟,动静相宜;结尾“王孙自可留”化用《楚辞》典故,反其意而用之——不劝隐者出仕,反说“此处值得长留”,凸显诗人对山水田园的眷恋。


语言与修辞精妙

  1. 白描写意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仅用名词与动词组合,无修饰却意境全出。月光穿透松针的斑驳、泉水滑过青石的清冽仿佛触手可及。
  2. 以动衬静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先闻竹林中浣女笑声,再见莲叶摇动露出渔舟,用声响与动态反衬山林的静谧,充满生活情趣。
  3. 炼字精准
    “空山”的“空”非荒芜,而是雨后隔绝尘嚣的纯净;“新雨后”的“新”字透出草木湿润的清新感。

意境与美学

  • 视觉层次:明月(光)→松林(影)→清泉(流)→竹莲(色),构建出立体的山林画卷。
  • 禅意之美:尾联“随意春芳歇”暗喻四季轮回本是自然,不必为春光消逝遗憾,体现顺应天道的豁达心境。
  • 留白艺术:全诗未直抒隐居之志,但“王孙自可留”的从容,已让超然物外的形象跃然纸上。

历史背景与作者心境

王维晚年隐居辋川(今陕西蓝田),经历安史之乱后更醉心佛法。此诗写于其半官半隐时期:既享受山水之乐(“清泉石上流”的澄澈),又未完全弃世(“浣女”“渔舟”暗含人间烟火),反映其“诗佛”的平和境界。


对照延伸

可对比阅读:

  • 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的质朴农趣
  • 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的冷寂孤高
    王维此诗介于二者之间:既非纯然烟火,也不至绝俗,在宁静中蕴藏生机,正是盛唐山水诗独有的气度。

鉴赏小结:全诗如一幅水墨动画,雨声渐歇,月光流淌,泉声与笑语交织……王维以画家之眼构图,以禅者之心感悟,将“山居”升华成精神乐园。尾句的自在宣言,至今仍是对抗浮躁的一剂良方。

鉴赏内容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成语推荐
一得之愚
一得之愚
yī dé zhī yú

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

一刀切
一刀切
yī dāo qiē

比喻用划一的办法处理情况或性质不同的事物。

蹈刃不旋
蹈刃不旋
dǎo rèn bù xuán

蹈:踩;刃:刀刃;旋:回旋。面临危险而不返回。

开疆拓宇
开疆拓宇
kāi jiāng tuò yǔ

开拓疆域,扩展领土。同“开疆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