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作者:唐• 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君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櫂,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鉴赏

这是一首王维写给落第友人綦毋潜的送别诗,诗中充满了真挚的安慰、温暖的鼓励和深厚的友谊。我们来逐层赏析:

1. 主题分析:

  • 核心主题:安慰落第友人,表达深厚情谊与坚定信念。 这不是普通的送别,而是送别一位仕途受挫(科举落第)的好友。王维没有渲染悲伤,而是着重于对友人才华的肯定、对未来的鼓励和对友情的珍视。
  • 辅助主题: 对时代包容性的肯定(开篇)、对友人归乡旅途的关切(中段)、对“知音”存在的坚信(结尾)。

2. 语言与修辞:

  • 开篇大气,奠定基调: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以宏大的时代背景开头,既赞颂了时代清明(至少表面上),也为友人应召赴考的行为做了肯定。“东山客”(指隐士谢安)、“采薇”(指伯夷叔齐隐居)这两个典故,委婉地赞美了友人綦毋潜本有的高洁志向和才华,暗示他本非俗人。
  • 安慰恳切,直指核心:
    • 既至君门远,孰云吾道非?” 这是最核心的安慰之语。意思是:虽然你未能到达君王门前(落第),但怎么能说你的学问主张(追求)是错误的呢? 王维斩钉截铁地否定了落第意味着友人本身无价值的观点,给予巨大的精神支持。
    •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结尾再次强调:你的才华谋略只是暂时未被采用(引用《左传》“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的典故),千万不要因此就觉得世上没有懂你、赏识你的人(知音)了! “我(王维)就是你的知音!”这句潜台词呼之欲出,充满力量和温暖。
  • 描绘旅途,关切情深:
    •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想象友人归途漫长(从京都洛阳归江淮),计算着时间(寒食节还在路上),细节处(缝春衣)流露出对友人旅途生活的关切。
    • 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典型的王维诗画意境。远方的树木仿佛牵引着离去的友人(“带”字用得妙,拟人化),孤零零的村落映照着落日余晖(“当”字贴切)。这景象既点明离别,又带有一丝旅途的萧瑟,更反衬出诗人目送的深情。
  • 动作细节,体现情谊:
    • “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在大路边设酒饯行,感叹心意相通的好友却要与我分别(“同心”点明深厚友情)。
    • “行当浮桂櫂,未几拂荆扉”:想象友人很快(“行当”、“未几”)就要乘船(“浮桂櫂”)归乡,推开自家的柴门(“拂荆扉”)。语气中包含着对友人归家安顿的祝愿。

3. 历史背景与作者生平:

  • 科举背景: 唐代科举考试竞争极其激烈,落第是普遍现象,对士子打击巨大,涉及个人理想、家族期望和社会地位。王维自己早年也中过进士(虽有波折),深知其中甘苦。
  • 王维其人: 王维性格温厚,笃于友情。他此时(写此诗时)已在官场,但对友人的落第感同身受,没有丝毫居高临下,只有真挚的理解和鼓励。他的佛道思想底蕴也使得他能更超然地看待仕途得失,更注重心灵和情谊的价值。
  • 綦毋潜: 是王维的好友,盛唐著名诗人,诗风清丽,确有才华(后来也考中进士)。王维的安慰和肯定并非虚言。

4. 意境与美学鉴赏:

  • 情感意境: 全诗营造出一种温暖、坚定、略带萧瑟但充满希望的意境。虽有离别和失意(“君门远”、“孤村落晖”),但被强大的友情安慰(“孰云吾道非”、“同心”、“勿谓知音稀”)和对归家生活的想象(“拂荆扉”)所冲淡和升华。
  • 画面意境: “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是点睛之笔,将离别的目光投向远方,构图上寥廓深远又带着一丝孤独的暖色(落晖),极具画面感和感染力,是王维“诗中有画”的典范。
  • 美学价值: 展现了盛唐士人对待友人挫折时的君子风范和高尚情操——真诚的同情、坚定的信任、温暖的鼓励。语言质朴而精炼,情感深沉而克制,结构自然流畅(从时代背景、安慰、想象旅途、设酒送别、目送、到最终鼓励),结尾尤其有力,余韵悠长。

总结: 王维这首《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是送别诗中的杰作,更是安慰诗的典范。它超越了单纯的惜别之情,核心在于对落第友人价值的高度肯定(“孰云吾道非”)和精神上的强力支持(“勿谓知音稀”)。诗中温暖笃厚的友情、开阔豁达的胸襟、精炼含蓄的语言以及“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这样充满画意的名句,共同铸就了其永恒的艺术魅力。它不仅抚慰了千年前的綦毋潜,也感动着后世无数读者。

鉴赏内容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成语推荐
开口见心
开口见心
kāi kǒu jiàn xīn

说话直爽,没有隐曲。

鸣凤朝阳
鸣凤朝阳
míng fèng zhāo yáng

正直敢言的贤士。比喻贤臣遇明君。

划地为牢
划地为牢
huá dì wéi láo

相传上古时,于地上画圈,令犯罪者立圈中,以示惩罚。后用以指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放纵不拘
放纵不拘
fàng zòng bù jū

指恣意行事,不受约束。同“放纵不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