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作者:唐• 李颀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鉴赏

这首诗生动展现了西域乐器觱篥的艺术魅力及音乐引发的强烈情感共鸣,堪称唐代音乐诗的典范之作。以下从四个维度进行鉴赏:


一、主题与文化交融

  • 西域乐器东传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开篇点明乐器材质(竹制)与起源(龟兹古国),呼应唐代丝路文化交流盛况。
  • 胡乐汉化的奇妙
    “流传汉地曲转奇”凸显异域音乐在中原的演变升华,而“凉州胡人为我吹”更以演奏者身份强化多元文化交融。

二、音乐描摹的修辞奇观

诗人连用六组比喻构筑听觉通感:

  1. 自然之力
    “长飙风中自来往”喻乐声如狂风暴起,奠定雄浑基调。
  2. 禽鸟和鸣
    “九雏鸣凤乱啾啾”以幼凤清啼写高音段的纷繁华丽。
  3. 神兽威势
    “龙吟虎啸一时发”拟低音部的磅礴震撼,与凤鸣形成声部对比。
  4. 秋季交响
    “万籁百泉相与秋”将百泉奔涌、万物秋声融为宏大乐章。
  5. 悲壮场景
    “黄云萧条白日暗”用天色剧变喻悲怆曲调(渔阳掺为古战鼓曲)。
  6. 春日绚烂
    “上林繁花照眼新”转写明媚旋律,恍若皇家林苑百花绽放。

▶️ 效果:通过视觉、触觉(寒飕飗)、季节感的多维联动,使无形乐音具象可感。


三、情感共鸣与哲理思考

  • 听众反应
    “远客思乡皆泪垂”证明音乐跨越语言引发普遍乡愁。
  • 知音之叹
    “世人解听不解赏”批判浅层欣赏,强调需领悟音乐深层精神(如“自来往”的孤高境界)。
  • 以乐消愁
    尾句“美酒一杯声一曲”在守岁之夜(岁夜)升华出借艺术超脱尘俗的盛唐气度。

四、对比手法与结构张力

全篇贯穿三重强烈对比

段落 情感基调 音乐意象 色彩氛围
初始段(龙吟虎啸) 雄浑激荡 神兽/自然之力 暗色系(寒飕飗)
中段(渔阳掺) 悲壮肃杀 战鼓/黄云蔽日 昏黄压抑
后段(杨柳春) 明快昂扬 繁花/上林春色 亮色系(照眼新)

跌宕起伏的曲调变化,暗合人生百味与情绪起落。


延伸鉴赏建议

  1. 同类推荐
    对比白居易《琵琶行》中“银瓶乍破水浆迸”的音乐比喻,体会不同诗人对器乐的刻画风格。
  2. 文化视角
    结合敦煌壁画中的觱篥图像(如莫高窟220窟乐舞图),感知唐代胡乐的真实形态。
  3. 美学思考
    关注“解赏”二字——诗中“长飙风中自来往”的孤绝境界,实为诗人对艺术家人格精神的礼赞。

此诗不仅记录了一段穿越丝路的音乐之旅,更以天才的想象力重构了声音的宇宙,堪称大唐文化包容力与诗歌表现力的双重见证。

鉴赏内容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成语推荐
相失交臂
相失交臂
xiāng shī jiāo bì

比喻机会错过。

甘言美语
甘言美语
gān yán měi yǔ

甜美动听的话。

出浅入深
出浅入深
chū qiǎn rù shēn

犹言深入浅出。

张慌失措
张慌失措
zhāng huāng shī cuò

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