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次鄂州

《晚次鄂州》

作者:唐•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鉴赏

我们来一起细细品味卢纶这首《晚次鄂州》,感受一位乱世游子的漂泊与乡愁。

全诗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行至鄂州(今湖北武汉一带)附近,夜晚停泊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后漂泊异乡、忧国思家的复杂心境。

  1. 旅途遥远与孤寂 (首联):

    •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 鉴赏: 云开雾散,远远望见了目的地汉阳城(在鄂州西面),这本来应该让人欣喜。然而一个“犹是”(仍然是)和一个“孤帆”,瞬间将喜悦冲淡。**“犹是”点出路遥难及,望见不等于抵达,还要整整一天的航程;“孤帆”**则强烈渲染了旅途的孤独无依。开篇就奠定了漂泊、孤寂的基调。
  2. 舟中夜泊的敏锐感知 (颔联):

    •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 鉴赏: 这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写得极其细腻传神。
      • “估客昼眠知浪静”:白天看到商贩(估客)安稳入睡,就知道江面上风平浪静(所以船不颠簸)。
      • “舟人夜语觉潮生”:夜深人静时,听到船夫(舟人)在低声交谈,就意识到潮水正在上涨(准备起航或调整船只)。
    • 诗人捕捉了舟行途中两个极富生活气息的细节。他用旁人(估客、舟人)的状态和活动作为“信号”,侧面写出了一个长期漂泊、对航行情状极其敏感的旅人形象。他日夜关注着与航行相关的一切,内心无法真正安定。“知”、“觉” 二字用得极妙,体现了诗人观察力的敏锐与内心的不安定。
  3. 漂泊憔悴与思乡情切 (颈联):

    •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 鉴赏: 颈联直接抒情,情感喷薄而出。
      • “三湘衰鬓逢秋色”:“三湘”(泛指洞庭湖南北、湘江流域一带)点明漂泊之地。“衰鬓”指自己两鬓斑白,容颜衰老。“逢秋色”,萧瑟的秋景更增添了内心的悲凉。人已衰老,又逢万物凋零的秋天,漂泊在远离家乡的南方异域,怎能不倍增伤感?
      • “万里归心对月明”:归心似箭,思念远在万里之外的故乡。而此刻,唯有天上一轮明月映照着孤独的游子。明月是思乡的经典意象,此句中倍显归心之切与孤独之深。“逢秋色”与“对月明”对仗工整,情景交融,将漂泊之苦与思乡之痛推向高潮。
  4. 家园残破与时局之忧 (尾联):

    •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 鉴赏: 尾联将个人身世之悲扩展到对国家命运的忧虑,点明时代背景(安史之乱及其后续战乱)。
      • “旧业已随征战尽”:家乡的产业(旧业)已经在连年战火中化为乌有。这是战乱带给千家万户的普遍创伤。
      • “更堪江上鼓鼙声”:“更堪”即“怎堪”、“哪里再受得了”。正在为家业尽毁、漂泊无依而伤痛不已,偏偏在这停泊鄂州的夜晚,又听到了江面上传来战鼓(鼓鼙)的声音!这鼓声可能是训练士兵的声音,也可能暗示附近仍有战事威胁。**“更堪”**二字分量极重,将个人在乱世中的绝望心情推向顶点——家园已毁,归途艰难,本以为暂时停泊能喘息片刻,却不料连这片刻的安宁也被战鼓声无情打破!结尾振聋发聩,余韵悠长。

总结要点:

  • 主题: 羁旅漂泊、思乡怀归、忧国伤时。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后文人士子在战火流离中的普遍困境和精神痛苦。
  • 语言与修辞:
    • 白描叙事与细节刻画: 如“估客昼眠”、“舟人夜语”句,语言朴实自然却生动传神。
    • 强烈对比: “远见”与“犹是”的对比(可见不可及),舟中他人(商人安睡、船夫操作)与诗人(敏感、愁思)的对比,个人悲苦(衰鬓归心)与时局动荡(鼓鼙声)的对比。
    • 精妙动词与感知描写: “知”、“觉”二字精准捕捉旅人对环境的敏感心态。
    • 经典意象: “孤帆”、“秋色”、“明月”、“鼓鼙”等意象的运用,有效渲染了氛围,深化了情感。
  • 意境与美感: 整首诗意境苍凉沉郁。前两联以叙景为主,勾画出孤舟漂泊、夜泊鄂州的静谧画面,但静谧中暗含漂泊者的孤独与不安(通过细节感知体现)。后两联直抒胸臆,将个人的衰老、乡愁、家国之恨层层递进,特别是尾句突如其来的战鼓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也将诗人(和读者)从个人的哀愁猛地拉入残酷的现实,极具冲击力。
  • 情感升华: 诗篇由个人旅途的孤独(首联),写到对环境的敏锐感知(颔联),再抒漂泊憔悴与思乡之痛(颈联),最终落脚到家园残破与时局动荡的深沉忧虑(尾联)。情感层层递进,从个人的羁旅之愁上升到对时代苦难的悲悯,境界开阔,内涵深厚。
  • 历史背景与作者: 卢纶经历安史之乱,此诗作于战乱之后。诗中“旧业已随征战尽”、“鼓鼙声”正是那个动荡年代的写照,理解了安史之乱对唐代社会和文人的巨大创伤,才能更深切体会诗中蕴含的悲愤与无奈。

推荐比较阅读:

  • 杜甫《春望》/《登高》:同样深刻反映安史之乱后的家国破碎和个人漂泊之苦。
  • 张继《枫桥夜泊》:同样是写夜泊思乡羁旅,但张诗更侧重静谧中的客愁,卢诗则更显动荡时代的沉重悲怆,结尾的“鼓鼙”声是显著区别。
  • 王湾《次北固山下》:同样是行旅诗,王诗在漂泊中蕴含新生希望(“海日生残夜”),卢诗则充满萧瑟悲凉的末世感。

这首《晚次鄂州》以其深沉的个人情感、敏锐的生活观察、浓厚的时代印记和精妙的艺术表现,成为中唐羁旅诗的典范之作,值得反复吟咏体会。

鉴赏内容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成语推荐
一得之愚
一得之愚
yī dé zhī yú

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

一刀切
一刀切
yī dāo qiē

比喻用划一的办法处理情况或性质不同的事物。

蹈刃不旋
蹈刃不旋
dǎo rèn bù xuán

蹈:踩;刃:刀刃;旋:回旋。面临危险而不返回。

开疆拓宇
开疆拓宇
kāi jiāng tuò yǔ

开拓疆域,扩展领土。同“开疆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