辋川集 竹里馆

《辋川集 竹里馆》

作者: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鉴赏

这首诗是王维《辋川集》组诗中的名篇,以极简的语言勾勒出超然物外的隐逸情趣:

主题分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山水隐逸诗。诗人独坐竹林,抚琴长啸,与明月为伴,展现了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闲适心境。"幽篁"(深幽竹林)和"深林"的意象强化了遗世独立之感。

语言与修辞特色

  1. 动静相生
    "弹琴复长啸"(动态声响)与"明月来相照"(静态光影)形成巧妙对照,以声衬静,以光显幽。
  2. 白描手法
    无一字修饰情感(如"孤寂""悠然"),仅用"独坐""人不知"等客观描写,却暗藏深意。
  3. 拟人点睛
    末句"明月来相照"赋予月光灵性,似知己默默相伴,化解了"人不知"的孤独。

意境与禅意

  • 空寂之境:"深林人不知"强调与世隔绝,却非真正的孤独——"明月"成为精神对话者。
  • 物我交融:琴声、长啸与竹林月色浑然一体,诗人身心已融入自然,抵达"无我之境"。
  • 禅意内核:明月亘古长存,暗喻清净本性;竹林独坐恰似禅修,展现王维"诗佛"的澄明心境。

历史背景

王维中年时在蓝田辋川购置别业,半官半隐。此诗作于安史之乱前,反映其逃避政治漩涡、追求心灵自由的诉求。竹林弹琴的意象,亦暗合魏晋嵇康"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名士风度。

延伸鉴赏建议
对比阅读:

  • 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同写孤独却显冷寂
  • 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以热闹写孤独,与王维的静谧殊途同归

经典评语
清代黄叔灿《唐诗笺注》云:"辋川诸诗,皆妙绝天成,不涉色相。此独坐幽篁,情景俱泯,纯是一片化机。" 二十字中,见天地,见自我,更见永恒的自然哲思。

鉴赏内容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成语推荐
开口见心
开口见心
kāi kǒu jiàn xīn

说话直爽,没有隐曲。

鸣凤朝阳
鸣凤朝阳
míng fèng zhāo yáng

正直敢言的贤士。比喻贤臣遇明君。

划地为牢
划地为牢
huá dì wéi láo

相传上古时,于地上画圈,令犯罪者立圈中,以示惩罚。后用以指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放纵不拘
放纵不拘
fàng zòng bù jū

指恣意行事,不受约束。同“放纵不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