劒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劒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罕见的“快诗”,全诗奔涌着狂喜的激情,堪称其“生平第一首快诗”(清·浦起龙评)。以下从多角度解析:
诗歌紧扣“闻捷报”瞬间展开。安史之乱八年(755-763)后,漂泊剑南的杜甫忽闻唐军收复河南河北(诗中“蓟北”指叛军老巢),战乱终结的狂喜、归乡的迫切与家国重光的欣慰融为一体,突破了杜甫沉郁的主流风格。
全诗如疾风骤雨般的情感洪流: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归乡愿景最终未能实现(他病逝于归途),但此诗定格了苦难中人们对和平最炽热的渴望。若想体会杜甫乱世漂泊的常态,可对比阅读其《登高》《秋兴八首》,更能理解此诗中迸发的喜悦何其珍贵。
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计:计策、计谋。心里突然有了计策。
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同“食不甘味”。
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同“柏舟之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