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这首《夏日南亭怀辛大》是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既描绘了夏夜清幽的景致,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下从多个角度为您解析:
诗歌前半段(山光忽西落...竹露滴清响)展现典型的山水田园主题:夕阳西落、池月东升,诗人散发乘凉、开窗闲卧,荷风送香、竹露滴响,一派宁静闲适的夏夜图景。
后半段(欲取鸣琴弹...中宵劳梦想)则转入思乡怀人主题:本想弹琴自娱,却因知音(辛大)不在而作罢,终在深夜梦中期盼故人。
诗人通过视觉(山光、池月)、触觉(夕凉)、嗅觉(荷香)、听觉(露滴)多维度构建出夏夜南亭的清凉意境。然而琴声未起、知音缺席的遗憾,打破了静谧氛围,让闲适转为深沉的思念,最终凝结为"中宵劳梦想"的绵长余韵。
孟浩然一生隐居襄阳,诗中"散发""卧闲敞"的洒脱形象,体现其隐士风范。但"恨无知音"也暗含怀才不遇的孤寂——他屡试不第,辛大(名谔,排行第一)这类志同道合的友人,正是他精神世界的重要寄托。
可对比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孤高自得,或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浪漫排遣。孟浩然此诗则在闲适与孤寂间更显怅惘,情感层次更为丰富。
小结:此诗如一幅水墨夏夜图,清凉中沁着淡淡愁思。诗人以极简笔墨绘景传情,将自然之美与人生寂寥浑然交融,展现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淡而有味"的至高境界。
指女婿。
特:独特;立:立身。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
形容反复思考。
罗雀掘鼠,而雀鼠已近;比喻无法筹到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