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这首诗展现了李白田园诗特有的飘逸与率真,记录了下终南山后与友人斛斯山人共饮的忘忧时光。以下从五个维度为您解析:
全诗以山野闲居为主题,通过「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等句构建出世外桃源般的场景,结尾「陶然共忘机」更点明忘却世俗机心的隐逸之乐,呼应了盛唐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风尚。
全诗形成「下山→访友→宴饮→忘机」的完整意境链:
诗中既有「美酒聊共挥」的豪放(酒神精神),又有「陶然共忘机」的淡泊(道家思想),体现李白将盛唐气象与个人隐逸志趣融合的独特诗风。
对比诗作 | 相似处 | 差异点 |
---|---|---|
王维《青溪》 | 同写绿竹幽径 | 王诗空寂如画,李诗灵动有情 |
孟浩然《过故人庄》 | 田园待客场景 | 孟诗质朴写实,李诗飘逸如仙 |
教学建议:可引导学生关注诗中动词的妙用(如「随」「横」「拂」「挥」),体会李白如何用动态词激活静态景物,这是鉴赏其山水诗的重要切入点。
此诗如一幅「月夜访友图」,在星河松风间完成了从尘世到心灵的跨越。若想深入理解盛唐隐逸诗风,建议对比陶渊明《饮酒·其五》中「此中有真意」与李白「忘机」的异同,感受时代精神对诗人的深刻塑造。
说话直爽,没有隐曲。
正直敢言的贤士。比喻贤臣遇明君。
相传上古时,于地上画圈,令犯罪者立圈中,以示惩罚。后用以指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指恣意行事,不受约束。同“放纵不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