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 从军行

《相和歌辞 从军行》

作者:唐•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昏黄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砂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鉴赏

这首李颀的《从军行》是唐代边塞诗中的批判现实主义杰作,深刻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统治者的荒诞。以下分层解析其艺术成就:


一、战争图景的惨烈白描

  1. 时空压迫感

    • “白日登山望烽火,昏黄饮马傍交河”:昼夜交替的急促行军,“白日”到“昏黄”的时间压缩凸显士兵疲惫。
    •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用“万里无城郭”的夸张空间+“雨雪纷纷”的凄冷画面,构建绝境般的荒野战场。
  2. 多维度苦难书写

    • 听觉:“刁斗风砂暗”(刺耳警报)、“胡雁哀鸣”(自然悲音)
    • 视觉:“眼泪双双落”(胡汉共泣)——突破民族立场,直指战争反人性本质。

二、历史典故的深化批判

  • “公主琵琶幽怨多”:暗用细君公主和亲典故。将士牺牲(刁斗)与女子远嫁(琵琶)并置,揭示权力对个体的双重摧残。
  • “玉门犹被遮”:化用汉武帝阻断班超归路的史实,暗讽当权者为野心断送士兵生路。

三、惊心动魄的末句对比

  •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 残酷代价:累累白骨化作“年年”这一冰冷时间刻度
    • 荒诞收获:仅“蒲萄”(西域葡萄)这类奢侈品传入
    • “空见”二字:撕开王朝虚荣,堪称盛唐版的“一将功成万骨枯”。

四、艺术突破与诗史价值

  1. 视角革新
    • 首次将“胡儿眼泪”与汉兵同写,超越民族立场的人文关怀。
  2. 批判力度
    • 结尾以物(葡萄)抵命(战骨)的对比,比王昌龄“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更刺目。
  3. 音韵设计
    • 全诗押入声“uo”韵(火、河、多、漠、落…),短促压抑的发音强化窒息感。

延伸思考建议

对比阅读:
▶️ 王翰《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的豪迈表象
▶️ 陈陶《陇西行》“可怜无定河边骨”的个体悲剧
可清晰见出:李颀此诗以全景式镜头+制度批判,构成唐代边塞诗的思想高峰。统治者用葡萄美宴掩盖战场血腥的荒诞,至今仍有警世意义。

鉴赏内容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成语推荐
一得之愚
一得之愚
yī dé zhī yú

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

一刀切
一刀切
yī dāo qiē

比喻用划一的办法处理情况或性质不同的事物。

蹈刃不旋
蹈刃不旋
dǎo rèn bù xuán

蹈:踩;刃:刀刃;旋:回旋。面临危险而不返回。

开疆拓宇
开疆拓宇
kāi jiāng tuò yǔ

开拓疆域,扩展领土。同“开疆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