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 玉阶怨

《相和歌辞 玉阶怨》

作者:唐•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鉴赏

这首诗是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宫怨诗,全诗仅20字,却以极具画面感的细节传递出深宫女子的孤寂幽怨。以下从五个维度进行鉴赏:


一、主题分析:宫怨的极致留白

全诗未提“怨”字,却通过三个场景层层递进:

  1. 玉阶独立(“玉阶生白露”)——白玉台阶凝满露水,暗示伫立时间之久
  2. 夜寒侵体(“夜久侵罗袜”)——寒露浸透丝袜,肉体寒冷反衬内心凄冷
  3. 隔帘望月(“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放下水晶帘却仍痴望秋月,孤独无处排遣

    关键点:诗人用物质环境的华美(玉阶、水精帘)与精神世界的荒凉形成残酷对比。


二、语言与修辞:冰雪般的透明感

  • 意象选择
    “白露”“秋月”营造澄澈冰冷的视觉氛围,“水精帘”(水晶帘)的透明感强化了隔绝中的渴望。
  • 动词炼字
    “生”字显露水珠缓慢凝结的过程,“侵”字写寒意如毒蛇般悄然噬心,“望”字定格成雕塑般的剪影。
  • 通感运用
    玲珑月光(视觉)穿透帘幕,与肌肤感受的寒冷(触觉)交融,形成立体愁绪。

三、历史背景与李白笔法

  1. 盛唐宫怨诗传统:此类题材多写宫女失宠,李白突破陈规——不写君主、不写争宠,专注刻画等待本身的虚无
  2. 李白式留白
    谢朓同题诗直言“长夜缝罗衣”,李白却删除所有具体事件,仅存望月动作,使愁绪更具普世性。

四、意境鉴赏:凝固的时空

  1. 色彩美学
    玉阶(白)→白露(银)→水精帘(透)→秋月(皎),构建冷色系光谱,寒意透纸而出。
  2. 声音真空
    全诗无一声响,连叹息都湮没在沉寂中,唯有无声的凝视穿透帘幕。
  3. 永恒瞬间
    从伫立到望月的片段,成为困在深宫的生命缩影,时间在等待中凝固。

五、对比鉴赏:与谢朓《玉阶怨》

维度 谢朓诗 李白诗
叙事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删除事件,只留核心动作
抒情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情感全隐于意象之后
空间感 殿内场景 玉阶→帘内→月空,纵深感更强

结论:李白诗如水墨留白,以更少的语言激活更大的想象空间。


教学建议

  1. 意象拼图法
    让学生圈出所有冷感意象(玉/白露/秋月),思考色彩与情绪的关联。
  2. 动词还原
    对比“侵”与“湿”、“望”与“看”的差异,体会精准动词的感染力。
  3. 扩写训练
    补写宫女放帘前的心理活动,再对比原作的留白艺术。

经典评语参考
沈德潜《唐诗别裁》:“妙在不明说怨,而怨已渗透骨髓。” 二十字写尽永恒孤独,这是属于东方美学的冰山诗体。

鉴赏内容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成语推荐
有来无回
有来无回
yǒu lái wú huí

只要来了,就回不去。指彻底被消灭。

睚眦必报
睚眦必报
yá zì bì bào

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小的仇恨。象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狭窄。

枯耘伤岁
枯耘伤岁
kū yún shāng suì

耘:除草;岁:年谷成熟。耕作不细致,会影响到一年的收成。

委罪于人
委罪于人
wěi zuì yú rén

委:推委。把罪责推卸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