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作者:唐•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鉴赏

我们来一起鉴赏李白这首充满激情与矛盾的名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 主题分析:奔涌的豪情与深沉的苦闷 这首诗的核心主题是理想与现实的激烈碰撞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苦闷。它名为“饯别”(为叔父李云饯行),实则借酒抒怀,淋漓尽致地宣泄了诗人怀才不遇、理想幻灭的郁愤,以及对自由解脱的强烈向往。开篇“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直抒胸臆,奠定全诗忧愤难平的基调。中间虽有“俱怀逸兴壮思飞”的豪迈,但最终被“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无奈淹没,结尾“散发弄扁舟”的归隐之念,是苦闷至极后的解脱宣言

2. 语言与修辞:天马行空,比喻奇崛

  • 开篇奇特句式: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运用了散文式的长句,重复“昨日之日”、“今日之日”,拉长了时间感,强烈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情和现实烦忧的沉重堆积感,读起来气势磅礴又愁绪万千。
  • 宏大意象与壮阔场景: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描绘了一幅万里长风、秋雁高飞的壮阔秋景,在此背景下“酣高楼”的举动,展现了诗人试图借酒浇愁、豪饮抒怀的豪放气魄
  • 巧妙用典与高度赞誉: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 “蓬莱文章”:传说仙山蓬莱藏有仙家典籍,比喻李云(校书郎掌管图籍)的文章高妙如仙。
    • “建安骨”:指建安时期曹操父子及建安七子刚健遒劲的诗文风骨。
    • “小谢”:指南朝诗人谢脁(李白非常推崇他),以其清新秀丽的诗风自比。 这三句高度赞美了李云文章的骨力风神,并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像谢脁一样具有清新俊逸的才华(“清发”)。
  • 奇崛比喻,直指愁肠: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是全诗最具独创性的千古名句。用“抽刀断水”这个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举动,比喻“举杯销愁”徒劳无功,将抽象难解的愁绪写得形象生动、触手可及,强烈表达了愁绪的连绵无尽和无法排遣。动作(抽刀、举杯)与结果(水更流、愁更愁)形成鲜明反差,极具冲击力。
  • 结尾的洒脱意象: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直抒胸臆后,用一个意向(披散头发,驾一叶扁舟,浪迹江湖)来表达对现实彻底失望后追求精神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愿望。“散发弄扁舟”充满了浪漫主义的飘逸色彩

3. 历史背景与作者生平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末年(约753年),李白被排挤出长安(赐金放还)后漫游宣城期间。此时李白已经历了政治理想的重大挫折(在长安未被真正重用),看透了朝廷的腐败,内心充满了巨大的失落感和愤懑。虽然盛唐气象犹存,但社会矛盾已日益尖锐。李白生性傲岸不羁,抱负远大(“奋其智能,愿为辅弼”),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这次饯别的对象李云(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他的族叔,也是志趣相投的朋友。面对知交,在谢脓楼(李白敬仰的前代诗人谢脓曾任宣城太守,并在该楼活动)这个充满文学气息的地方,诗人郁积的情感终于如火山般喷发。

4. 意境与美学鉴赏:跌宕起伏,气象万千 整首诗的意境呈现出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特点:

  • 开篇是沉重的时光流逝与现实烦忧(低沉)。
  • 接着是面对壮阔秋景、高楼畅饮的豪情(高昂)。
  • 再是赞美对方、自比前贤的逸兴壮思,甚至要“上青天览日月”(极度高昂、充满想象)。
  • 突然急转直下,“抽刀断水”两句将高昂的情思狠狠拉回残酷的现实(剧烈跌落)。
  • 结尾在彻底的失望中寻求超脱(归于淡然又带有孤傲的洒脱)。 这种情感的剧烈动荡,配合大开大合的意象(长风万里、青天日月、抽刀断水、散发扁舟),营造出一种既雄浑豪放又悲慨苍凉的独特意境。它展现了李白诗歌特有的浪漫主义激情和强烈的个性张扬,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其中“抽刀断水”的比喻更是将无形的愁思具象化得无比深刻,成为表达愁绪的巅峰意象。

5. 核心重点提取与理解

  • 核心情感: 理想幻灭的巨大苦闷怀才不遇的愤懑是贯穿全诗的底色。
  • 关键转折: “俱怀逸兴壮思飞”的冲天豪情被“抽刀断水水更流”的冰冷现实无情粉碎。
  • 千古名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 用奇崛、新颖、贴切的比喻,将愁绪的无尽与排解的徒劳表达得淋漓尽致。
  • 最终解脱: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 在现实彻底失意后,追求精神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宣言,带有李白式的浪漫与洒脱
  • 地点与人物意义: 谢脓楼(历史人文积淀)与饯别对象李云(知音),是触发诗人强烈情感表达的契机。

总结: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李白诗歌中情感抒发最激烈、艺术手法最奇崛的代表作之一。它将时光感慨、现实忧愤、凌云壮志、深切苦闷以及对自由的渴望交织在一起,在谢脓楼上、在饯别酒中,如江河奔涌般倾泻而出。其语言气势磅礴,比喻新奇绝伦(尤其是“抽刀断水”句),情感跌宕起伏,意境雄阔苍凉,充分展现了“诗仙”李白天才的艺术创造力和他那颗在盛世阴影下备受煎熬却永不屈服的伟大灵魂。理解这首诗,关键在于把握其情感的剧烈冲突和那无法化解、最终导向精神超脱的深重愁绪。

鉴赏内容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成语推荐
开口见心
开口见心
kāi kǒu jiàn xīn

说话直爽,没有隐曲。

鸣凤朝阳
鸣凤朝阳
míng fèng zhāo yáng

正直敢言的贤士。比喻贤臣遇明君。

划地为牢
划地为牢
huá dì wéi láo

相传上古时,于地上画圈,令犯罪者立圈中,以示惩罚。后用以指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放纵不拘
放纵不拘
fàng zòng bù jū

指恣意行事,不受约束。同“放纵不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