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我们来一起赏析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五》。这首诗是杜甫对诸葛亮这位千古贤相的深情咏叹,充满了无限的敬仰与深沉的感慨。
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鉴赏:
主题分析:咏史怀古 & 抒怀
语言与修辞:
诸葛大名垂宇宙
: “垂宇宙”三字,力重千钧,极其精炼又无比宏大,将诸葛亮的名垂千古、光耀寰宇写得淋漓尽致。三分割据纡筹策
: “纡筹策”三字,生动刻画了诸葛亮在复杂的三国局面中苦心谋划、运筹帷幄的形象。指挥若定失萧曹
: “指挥若定”精准描绘了诸葛亮在军阵中从容不迫、掌控全局的大将风范。志决身歼军务劳
: “志决身歼”四字,悲壮沉痛,浓缩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万古云霄一羽毛
: 这是千古名句。将诸葛亮比作翱翔于万古云霄之上的凤凰(羽毛代指),既突出其品德才能的至高无上(云霄之上),又暗示其绝世独立、不可企及(一羽毛),更蕴含了对其壮志未酬、孤高陨落的遗憾。意象宏大、比喻新奇、意境深邃,将诸葛亮超凡脱俗的形象和崇高地位完美展现。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 将诸葛亮与历史上最杰出的贤相(伊尹、吕尚)和最著名的能臣(萧何、曹参)相比。说诸葛亮可与伊吕比肩(伯仲之间),其治国治军的才能甚至超过了萧曹(失萧曹)。这种对比,将诸葛亮的才能推向了历史的顶峰。历史背景与作者生平:
意境与美学鉴赏:
总结:
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五》是一曲献给诸葛亮的英雄赞歌与深沉挽歌的结合。它运用精炼的语言、宏大的比喻、强烈的对比和工整的对仗,塑造了诸葛亮超凡绝伦的形象,颂扬了他不朽的功业与品德。同时,结合唐王朝的衰败现实和自身的漂泊遭遇,杜甫深刻揭示了诸葛亮壮志未酬的历史悲剧,抒发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感慨和对贤才生不逢时的深切同情。诗中“万古云霄一羽毛”的比喻,更是神来之笔,千古传颂,将诸葛亮的形象与精神升华到了永恒的境界。这首诗展现了杜甫作为“诗史”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以及作为伟大诗人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
终日:从早到晚,一天。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局势危急或心中极其恐慌不安。
用为隐居不仕之典。
指深更半夜。
形容百般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