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 长相思三首 二

《杂曲歌辞 长相思三首 二》

作者:唐• 李白

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鉴赏

这首《长相思·其二》是李白代言闺怨的经典之作,以女子口吻抒写对远征丈夫的刻骨相思。以下从多角度为您解析:


主题分析

闺怨思远:全诗以“愁不眠”为情感核心,通过月下抚琴、泪涌如泉等场景,层层递进表达女子独守空闺的孤寂与肝肠寸断的思念。结尾“归来看取明镜前”更是以容颜憔悴为证,将思念推向高潮。


语言与修辞赏析

  1. 双关隐喻

    • “月明欲素愁不眠”:“素”既指月光皎洁如白绢,又暗喻女子愁思的纯粹绵长。
    • “凤凰柱”“鸳鸯弦”:琴瑟配件之名皆含成双意象,反衬现实中人的孤独。
  2. 夸张与对比

    • “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昔日灵动美目化作泪泉,夸张手法突显痛苦之深。
    • “忆君迢迢隔青天”:以“青天”之辽阔喻距离之遥,空间感强化相思无力感。
  3. 意象组合
    诗中“花含烟”“月明”“春风”“明镜”等意象柔美凄清,营造出朦胧哀婉的月夜氛围。


历史背景与作者意图

  • 盛唐征战背景:唐代边塞战事频繁,征妇闺怨是常见题材。李白虽以豪放著称,此类作品却展现其细腻洞察力。
  • 女性视角创新:男性诗人代女子立言,通过“妾”“君”的呼告直抒胸臆,情感更具感染力。

意境与情感张力

  1. 琴音寄情
    “赵瑟初停”“蜀琴欲奏”的细节,暗示女子欲借音乐传递相思却徒劳(“此曲有意无人传”),只得寄望春风将心曲吹向边塞(“寄燕然”)。
  2. 泪镜为证
    结尾以“明镜”为情感载体——镜中憔悴容颜是相思的实体化证据,充满绝望的执念。

延伸对比推荐

  1. 同类闺怨诗对比
    • 李白《长相思·其一》:“长相思,在长安”以男子视角写思妇,可对比阅读。
    • 金昌绪《春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同写征妇,但更为含蓄凝练。
  2. 反差风格推荐
    若想感受李白豪放本色,可读《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体会诗人情感表达的多元性。

关键句解析

诗句 深层含义
“日色已尽花含烟” 黄昏花色朦胧,隐喻愁绪弥漫难散。
“愿随春风寄燕然” 虚拟春风传情,凸显思念的徒劳与浪漫。
“不信妾肠断” 以决绝口吻呼唤丈夫归家验看,情感爆发点。

此诗最动人处在于 “以柔写刚” :外表如月光流水般柔美的语言下,涌动着近乎决堤的情感力量。李白通过细节场景与极致比喻,让千年后的读者依然能触碰那个泪湿罗衣的夜晚。

鉴赏内容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成语推荐
东床坦腹
东床坦腹
dōng chuáng tǎn fù

指女婿。

特立独行
特立独行
tè lì dú xíng

特:独特;立:立身。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

迁思回虑
迁思回虑
qiān sī huí lǜ

形容反复思考。

罗掘俱穷
罗掘俱穷
luó jué jù qióng

罗雀掘鼠,而雀鼠已近;比喻无法筹到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