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 金缕衣

《杂曲歌辞 金缕衣》

作者:唐• 不详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鉴赏

这首佚名诗人的《金缕衣》是唐代乐府名篇,语言质朴却蕴含深刻哲理。以下从几个角度为您解析:


一、主题:珍惜时光的醒世箴言

  • 核心对比:首句“劝君莫惜金缕衣”(不要吝惜华贵衣物)与次句“劝君惜取少年时”(务必珍惜青春年华)形成强烈反差,直指物质财富难敌光阴价值的主题。
  • 自然意象警醒:后两句以“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花开当折就须折,莫等花落空折枝)的园艺常识,比喻把握青春、主动作为的紧迫性,将抽象哲理具象化。

二、语言与修辞:叠句强化·比喻点睛

  1. 复沓劝诫
    连用两个“劝君”,叠加“惜”与“莫惜”的对比,形成声声叮咛的语感,增强感染力。
  2. 比喻象征
    “花开”象征青春年华,“折枝”喻指及时努力。用“无花空折枝”的凄凉场景,警示虚度时光的徒劳后果,画面感极强。

三、意境与哲理:积极进取的生命观

  • 诗中未流露颓废情绪,而是通过“直须折”(应当把握)的果断用语,强调主动掌控人生的积极态度。
  • “空折枝”的假设结局,反向激发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形成警钟式意境,令人过目难忘。

四、历史与流传

  • 此诗虽作者不详,但因收录于《乐府诗集》而广为流传。中唐时歌女杜秋娘曾传唱此曲,故后人亦称《杜秋娘诗》。
  • 其口语化表达契合乐府诗特征,易于传唱,核心思想契合儒家“时不我待”的进取精神,成为跨越时代的经典名句。

对比延伸阅读

  • 相似主题
    汉乐府《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直抒胸臆,而此诗以折花喻理,更显婉转深刻。
  • 相反视角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歌颂生命韧性,本诗则聚焦青春易逝,互补呈现生命的不同维度。

重点理解

青春的价值远胜物质,机遇稍纵即逝。与其追悔“空折枝”,不如在“花开”时奋力绽放——这是穿越千年的朴素智慧,至今叩击人心。

此诗胜在用最浅显的语言,道破最普世的真理,其生命力正源于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与温柔鞭策。

鉴赏内容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成语推荐
东床坦腹
东床坦腹
dōng chuáng tǎn fù

指女婿。

特立独行
特立独行
tè lì dú xíng

特:独特;立:立身。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

迁思回虑
迁思回虑
qiān sī huí lǜ

形容反复思考。

罗掘俱穷
罗掘俱穷
luó jué jù qióng

罗雀掘鼠,而雀鼠已近;比喻无法筹到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