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栏。
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绿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栏。
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绿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这首诗是李白《长相思三首》中的第一首,以秋夜为背景,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刻骨铭心的相思之苦。下面我将结合诗句进行通俗易懂的鉴赏:
这首诗的核心主题是对远方爱人的无尽思念与求而不得的痛苦。地点锁定在长安,诗人身处秋夜,心系云端那如花般美好的“美人”(常喻指理想、知己或爱人),空间阻隔(关山难越)与精神煎熬(魂飞苦)交织,最终落到“摧心肝”的极致痛苦。
“络纬秋啼金井栏”
(蟋蟀在雕花井栏边秋夜哀鸣)——以虫鸣衬寂静,渲染孤寂。“微霜凄凄簟色寒”
(薄霜凄冷,竹席冰凉)——“凄凄”、“寒”直写触觉的冰冷,暗示心境寒凉。“孤灯不明思欲绝”
(孤灯昏暗,相思欲绝)——灯光微弱象征希望渺茫,“思欲绝”直抒情感强度。“美人如花隔云端”
——将思念对象比作“如花美人”,美好却遥不可及;“隔云端”象征难以逾越的巨大阻隔(空间、阶级或命运)。“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绿水之波澜”
——纵向拓展空间(高天阔水),营造天地茫茫的浩瀚感。“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极言距离之遥(天长路远),连梦魂都难以飞越关山,夸张手法强化了绝望感。“长相思”
,结尾撕心裂肺的“摧心肝”
——不加掩饰地宣泄情感,震撼人心。全诗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渺茫、痛苦交织的秋夜相思意境。由近及远:井栏虫鸣、寒霜竹席、昏暗孤灯(室内近景)→ 仰望明月、远眺云端美人(中景遐想)→ 上穷碧落下涉波澜、魂飞关山(远景神游)。空间不断拉伸,思念随之深化,最终在“魂飞苦”与“摧心肝”中达到情感高潮。这种由实入虚、虚实相生、境界开阔又归于锥心之痛的手法,极具艺术感染力。
诗中“美人”常被解读为双重意象:
总结: 李白此诗以秋夜孤寂之景起兴,运用丰富意象、巧妙比喻、大胆夸张和直白呼告,将一种刻骨铭心、超越时空阻隔却终不可得的“长相思”之苦,抒发得回肠荡气,撼人心魄。其意境之阔大与情感之浓烈,正是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典型体现。
推荐延伸阅读:
指女婿。
特:独特;立:立身。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
形容反复思考。
罗雀掘鼠,而雀鼠已近;比喻无法筹到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