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我们来一起细细品味王维这首《终南山》。这首诗堪称其山水诗的代表作,展现了王维对自然之美的精准捕捉和空灵意境的营造能力。
1. 主题分析:壮阔山水与幽深禅意 这首诗的核心主题是描绘终南山的雄伟壮阔和幽深变幻的自然之美。王维不仅刻画了山之高耸(近天都)、之绵延(接海隅)、之广大(分野变),更着重描写了山中云雾缭绕、气象万千的动态变化之美(白云合、青霭无、壑殊)以及由此产生的空寂幽深之感。结尾处看似平常的“问樵夫”,实则点染出人在浩瀚自然中的渺小与孤寂,也透露出些许隐逸山林的禅趣。
2. 语言与修辞:精炼传神,动静相生
3. 历史背景与作者生平:隐逸情怀与禅心 王维生活于盛唐,晚年笃信佛教,长期在终南山辋川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对终南山非常熟悉且充满感情。这首诗并非单纯写景,更融入了他对自然的深刻体悟和澄澈宁静的心境。诗中那份超然物外、静观万象的态度,对变幻与虚无(如青霭入看无)的敏锐感知,都折射出他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追求一种物我两忘、空灵淡远的境界。
4. 意境与美学鉴赏:壮美与空寂交融的画境 王维被誉为“诗中有画”,这首诗就是极好的例证:
5. 总结与推荐 《终南山》以精炼传神的语言,描绘了终南山雄伟壮阔的空间感和瞬息万变的动态美(云、霭、阴晴),尤其“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更是捕捉自然的绝唱。结尾的点睛之笔,在宏大画卷中注入渺小的人迹与空寂的回响,升华了意境,体现了王维山水诗融壮美气象与空灵禅趣于一体的至高境界。
推荐比较阅读:
这首《终南山》就像一幅水墨长卷,值得我们反复揣摩其语言的精妙与意境的深远。
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
比喻用划一的办法处理情况或性质不同的事物。
蹈:踩;刃:刀刃;旋:回旋。面临危险而不返回。
开拓疆域,扩展领土。同“开疆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