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出处:宋·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示例:圣人之道,贯彻上下,自~,以至均平天下,其事理一也。 ★明·王廷相《慎言·作圣》
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同“鹤立鸡群”。
力气大得可以拔起山来,形容勇力过人。
麟的角,凤的毛。比喻稀有而又难得之人才或事物。
比喻空有愿望,而无实际行动。
道:道义;寡:少。做事违反正义的人,一定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
厝: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
后指访友。
即琼华岛。明代北京八景之一。亦指北京十景之一。